泰安民俗之特色
 邹城民间阴阳板
 泰山民俗之压枝
 老济南的俗话儿
 杨家埠木版年画
 青岛称谓有特色
 蓬莱大杆吹奏乐
 特色民居海草房
 七月三十放河灯
 胶州秧歌扭断腰
  
 刘墉
 蒲松龄
 戚继光
 辛弃疾
 李清照
 贾思勰
 刘勰
 诸葛亮
 孔融
 匡衡
 
即墨秧歌 发布时间:2009/7/20
    即墨秧歌早在明清时期就活跃于城乡民间,每逢农闲、年节和庙会,特别是正月元宵节期间,各村的秧歌队便走街串巷进行流动演出,一直延续至今。
  即墨秧歌在表演风格上分为东、西两派。东部沿海一带的为东派,东派的舞蹈动作融汇了武术风格,特点是歌舞并重,场面欢快热烈,舞蹈队形巧妙多变,动作粗犷豪放、刚健有力。西部瓦戈庄、刘家庄一带的为西派,西派的特点是以唱为主的妩媚多姿、轻灵柔顺的歌舞小段,动作细腻流畅、诙谐幽默。
  即墨秧歌的整体表演形式又分为"大场""小场"两种。"大场"的演出阵容通常有9-12人组成,其中有花枝招展的"拉花女"4名,手执竹板的"货郎"和扮相滑稽可笑的"媒婆",及各2名武生装束的"戳钱棍"和头戴文巾的"棒槌",这些扮相不同行头鲜明的角色,在以伞为标以响铃为号的领舞人"膏药客"的现场统一指挥下,不断变换队形,互相穿插交错跑场,跑场队形通常是传统的"剪子股""龙摆尾""豆荚角"等图案,在通过队形图案变化的过程中,使用秧歌独具的步伐,展现出各种舞蹈动作,根据节奏快慢的调节,以及各个角色引人逗乐的插科打诨,表现出欢快活泼的热闹场面。同时,在跑场的间隙,由场上灵魂人物"膏药客",即兴发挥自编自唱秧歌曲调小段,这些小段大都声情并茂,让人赏心悦目。"小场"俗称扮故事,一般由3-5人上演一些载歌载舞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。
  即墨秧歌的伴奏有打击乐和管弦乐两部分。打击乐通常用于"大场"伴奏,管弦乐一般用于"小场"伴奏,主要乐器有二胡、唢呐、笙等。其主要乐曲《赶庙》、《秧歌曲牌》、《旱船调》被载入《山东民间歌曲选集》。
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:http://www.51test.net/show.asp?id=481761&Page=3
  版权所有:济南信泰旅行社 © 2009 www.jnrl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,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追究责任!
  山东省济南市纬五路75号泉景·恒基商务写字楼211室 250021
  0086-531-69909111、69909222、69909333 0086-531-87908797 xintailvyou@163.com
  旅游经营许可证号:L-SD-GN01178 鲁ICP备09067430号
  技术支持:学达互动技术支持 欢迎各优秀网站与我们交换链接 QQ:863482851   
 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等事件发生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做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