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 |
 |
 |
 |
孔融 |
发布时间:2009/7/20 |
|
孔融(153-208),字文举,鲁国(治今山东曲阜)人,孔子二十世孙。少聪慧好学。大将军何进举为高第,为侍御史,官至虎贲中郎将,以忤董卓,转议郎,为北海相。在郡置城邑,立学校。献帝迁许,徵将作大匠,迁少府,反对恢复肉刑。时曹操秉政,因年饥禁制酒,融上书争之,语多侮慢,遂被免官。岁余,复拜中大夫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他当着孙权使的面,讪谤曹操,终于被杀,妻子皆被诛。所作文字,简洁犀利,多讥嘲之辞,后人将其列入「建安七子」。原有集,已佚,明人辑有《孔北海集》。 在十岁那年,孔融跟着父亲到洛阳去会见一个很有名的大官李元礼。他很有学问,许多读书人都想结识他。但是,来者太多,应接不暇,李元礼因此决定只接见亲朋戚友。 孔融来到李府门前,告诉守门人说:他和父亲是李府主人的亲戚。守门人就带他们去见主人。李元礼当然想要知道和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。 孔融大方地解释说: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你的祖先老子(李老君)请教过礼节。你的祖先是我的祖先的老师,因此,我们应该是世交了。 李元礼和他的宾客听了孔融的推理,对他的聪明机智都赞不绝口。不过,其中一位宾客却讥讽地说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孔融立刻反驳说:“那我想你小时候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了。”那位宾客被他一驳,羞得满脸通红,半天也说不出话来。 |
|
 |
|
|